越南为无人机产业“清扫跑道”

编辑:东南亚信息港 2025-11-24 阅读量:载入中…
字体大小:

  东南亚信息港讯(www.dnyxxg.com)据 Markets & Markets 与普华永道(PwC)预测,全球无人机市场正以年均超 15% 的复合增长率高速扩张,预计 2030 年规模达 1280 亿美元,2035 年将增至 7000 亿美元。越南紧抓这一产业机遇,目标 2030 年无人机市场规模突破 20-30 亿美元,2035 年实现 100 亿美元营收并创造 100 万个就业岗位。

  当前,无人机在越南多领域广泛应用并凸显效率优势:农业领域,九龙江三角洲已有 3000 余架无人机服务于 150 万公顷耕地,单日作业量达 60-70 公顷(相当于 60-70 名熟练劳工工作量),相关市场预计 2030 年达 3.637 亿美元;电力行业,一小时无人机飞行可替代施工班组三天工作量;物流领域,伴随 2030 年越南电商市场 630 亿美元规模预期,太原、宣光、谅山等地试点显示,无人机有效破解地形难题、缩短配送时间。

  越南本土企业已成为产业核心驱动力。越南军队电信集团(Viettel)早布局无人机研发应用,2025 年洪涝灾害中,其搭载 4G/5G 基站的无人机在 50-100 米高空实现 6 公里半径通信覆盖,连续运行最长达 24 小时,为救灾提供关键保障,其研发的多款无人机性能比肩发达国家,正推进军民两用产品及低空经济生态系统建设。

  CT 集团则在出口与产能上表现亮眼,2025 年 8 月签署向韩国出口 5000 架重型无人机(载重 60-300 公斤)的合同,计划 2026 年完成交付,目前正洽谈 10 个新国际订单。该集团自 2016 年涉足无人机领域,掌握电子电路设计、飞控系统等六项核心技术,自主化率达 85-90%,拥有 16 条产品线及芯片设计能力,现有 5 家无人机工厂,胡志明市空间科技中心(将容纳 1 万名工程师)及西宁新工厂正推进建设。

  尽管潜力巨大,越南无人机产业仍面临法律政策体系不完善等挑战。业内人士呼吁多方协同破局:建议政府加大科研与金融支持,设立专项贷款及投资基金,鼓励采购 "越南制造" 无人机;完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,建设无人机试验沙箱,推行实名 SIM 卡管理空域;建立国家、企业、院校、用户社区协同机制,由国家搭建制度与基础设施,企业投入技术研发,院校输送人才与标准支撑,形成产业发展合力。越南企业期待通过政策赋能与技术创新,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,巩固区域产业竞争力。(完)

新闻标签:

相关新闻

导航